国际盲人节 | 深圳积极营造视障者无障碍出行环境,超2809辆公交车安装导盲系统

晶报
2023-08-09

10月15日,是第39个国际盲人节。今年的国际盲人节主题为“营造无障碍环境,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在深圳,深圳市已经有至少2809辆公共汽车安装了全新的公交导盲系统,全力打造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

在中国,视障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730万人。现代城市道路交通非常的复杂多变,盲人出行要面对各种的车流、人群、红绿灯系统。改善视障者出行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深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道路上已经走在前列。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是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也是全国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的理念。深圳通过完善规划、标准体系及配套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无障碍城市建设保障机制,大力宣传无障碍城市建设理念,将无障碍融入城市发展的各方面。

为了更好地展现出视障者实际出行需求,深圳市盲人协会在深圳市内多个地点参与打造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深圳市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取得可喜成果。

在公交车出行领域,深圳市已经有至少2809辆公共汽车安装了全新的公交导盲系统,视障者通过“深圳公交助乘”App,就能便捷获取搭乘线路的候车信息,这些安装有公交导盲系统的车辆能够在驶进视障者候车站台时,持续发出线路信息播报,指引视障者找到自己需要搭乘的车辆。

在梅龙天桥上,各个方向的楼梯入口扶手上,均安装有盲文对照的天桥信息示意图,可供视障者获取天桥附近的完整方位信息,帮助他们辨别自身所处的位置,还有正确的路径方向。

在许多人行路口上,人行红绿灯下方设置的蜂鸣器会随着红绿灯信号的转变发出声音提示,为过街的视障者提供清晰的声音指引,告知当前道路通行状况以及道路的正确方向。

除此之外,深圳市盲人协会还在不断推动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与公众科普工作。今年的国际盲人节,深圳市盲人协会正式发布一条反映深圳视障者无障碍出行真实环境的公益宣传广告,将有助于推动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优秀范例都收录其中。

一座无障碍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城市的理念更将惠及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公民。无障碍环境的维护离不开每一个城市居民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营造无障碍环境,提升社会参与水平”的共建目标。


记者:杜长荣

编辑:康岩慧


分享